一位朋友的印刷廠每年能夠取得30萬美元的銷售額,他堅稱自己的工廠不是快印店而是一家真正的印刷廠。 與之相反,另一家擁有900萬美元的年銷售額和輪轉印刷設備的商業印刷廠卻驕傲地宣稱自己是一家快印店。行業專家一般會把員工人數少于10人的印刷廠定義為快印店。
是否記得上世紀60年代什么是快印店?首先讓我們來回憶一下美國的印刷史。在上世紀60年代以前,凸版印刷機一直在商業印刷過程中占據主導地位。平版印刷機是在上世紀50年代首次出現在人們面前的,隨后,石印(以石板為印版的平版印刷)技術逐漸被更為先進的膠印技術所取代,平版印刷機也逐漸占領了凸版印刷機的市場。
所以,在上世紀50年代晚期和60年代初期,膠印廠及其先進的25英寸和36英寸印刷機成為了行業內的新貴。膠印廠不但能夠以較低的成本復制出精美的藝術品和線條圖,而且還開始準備進入市場。
這種組合設備能讓人們以較低的價格和較快的速度得到黑白復印文件。當時,普通紙張復印機正處于萌芽狀態,市場對黑白印刷品的需求也比較迫切。于是,快速印刷技術——用戶能以較快的速度印刷出以前需要幾周才能完成的活件誕生了,并很快開始了特許經營。